开业2年,位于重庆的开县三桥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桥医院)就关门了,被破产拍卖偿还债务纠纷。
据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显示,三桥医院将进行第7次法拍,起拍价也从2118.67万降低到900万,而医院的前6次拍卖均因“无人问津”流标。
三桥医院成立于2014年,2016年停止运营,目前医院涉及拖欠员工工资、金融租赁纠纷等多起法律诉讼。 “小老板”众筹办医院
三桥医院介绍显示,医院首期投资3000万,按二级医院规模建设,实施一级综合医院,设置床位200余张,辐射10多个乡镇,30万人口,医院由全科医生吴远政发起。2016年8月24日,医院法定代表从吴远政变更为何祖政。 三桥医院是“小老板”众筹办医模式,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为医院早夭埋下隐患。
天眼查信息显示,三桥医院股东多无医疗相关行业背景,股东来自多个行业,有花店老板、广告店老板、餐馆老板,其中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认缴出资额360万元,持股比例12%。 在当地论坛和贴吧中,有网友留言称家中亲戚投资了该医院巨亏,很多网友表示没有听说过当地曾有过这家医院。
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三桥医院成立之初曾派遣员工到外地学习,包括医生还是管理人员,可见医院人力资源之缺乏。
办医院不是盖楼买设备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管理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剑曾告诉记者,办医院花钱在后边,并不是医院大楼盖起来,有了设备医院就办起来了。
“我鼓励资本投资医院,没有医院更好的项目。要对这个行业投资规律要有基本了解,不能大楼盖起来没钱了。”
在接触诸多医院项目之后,丁剑最大的感受是,在追逐利益的冲动之下,不少老板感觉办医挺好,最终惨败而归。
“作为一家医院,最值钱的不是设备、不是大楼,要学会管理医生,医生是核心。”
三桥医院的倒下并不是个案。
据了解,根据近几年的公报统计显示,民营医院几乎每年以近2000家的速度在增长,2019年1447家的增长数量实际上和2018年比已经出现了不小的下降。
民营医院投资为何出现趋缓的态势?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批已经进场的民营医院经营惨淡,甚至惨淡到沦为了“医疗物业”;更预言2022年左右会出现医院并购、倒闭潮。
疫情的冲击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据医管研究中心联合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近日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社会办医疫情期间运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疫情冲击下,病源减少成医院运营最大困境,超三成社会办医院的门诊量被腰斩,近一半社会办医院现金流紧张。
而诊所的情况更为惨淡,调研统计显示,5月份,超半数诊所的门诊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二分之一,近半数诊所(1-5月)营收降幅超七成。一些连锁诊所甚至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