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藏 | 国家医保局价采司回应: 关于国采的14个核心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0 19:0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除了动辄一、二折的“灵魂砍价”,业内还有许多讨论:集采压缩企业利润,是否会遏制创新研发;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将如何进行集采;未来如何通过医保支付标准调控药品价格?

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下称:集采)已正式启动,将于8月20日在上海开标。56个品种、82个品规,数百亿的采购规模涉及184家药企,牵动着整个医药产业的注意力。自2019年,在11个试点城市推行“4+7”带量采购以来,集采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态化,企业也从质疑观望转变为全力竞争。
作为手握2万亿医保基金的“超级买方”,国家医保局每年支出约8000亿为药品埋单,接近药品全终端销售额的半壁江山。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医保局以集中带量采购作为改革突破口,试图将药品价格中带金销售的部分挤出,保障民众吃得起药、吃上好药。
在带量采购之前,各省推行招标集采多年,但因为量价脱钩,药品“降价死”频频发生,药价依旧虚高。新集采的带量采购,确实通过以价换量激励企业降价。除了动辄1-2折的“灵魂砍价”,业内还有许多讨论:集采压缩企业利润,是否会遏制创新研发;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将如何进行集采;未来如何通过医保支付标准调控药品价格等。
面对业界疑问,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接受《财经》专访,从政策设计的底层逻辑着手分析解惑。由于复杂的利益之争,医药领域会出现许多“烟雾弹”,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不能只听别人怎么说,关键要看他怎么做。”

1 靠带金销售稳赚钱 已是过去时

1、《财经》:此前联采办(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了线上集采座谈会,摸底企业意向。今年面对集采,企业整体是怎样的态度,其反映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答:今年企业普遍拥护集采政策,很少有反对声音,部分分歧主要集中在品种纳入上。我们分析,企业的不同想法主要跟市场结构有关。 比如,原研药市场份额高、过评仿制药占比低的品种,仿制企业就希望通过纳入集采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助推广;而原研药企试图通过专利、质量标准等方面纠纷争议对抗仿制药,来保护既有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充分听取临床专家的建议,从临床角度出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没问题、可以替代原研药的,就纳入集采。 在集采规则上,企业也有不同看法,比如合同期长短的问题。经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希望合同期更长;没过评的企业则倾向于较短的合同期,从而能在下一轮集采时参与竞争。 另外,中标企业该有多少家?第二批国家集采,一个品种最多有6家中选,有的企业认为6家不够,应该扩到10家;有的则希望纳入的企业少一点,因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医药市场普遍具有垄断竞争的特性,集中度提高有助于企业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积累足够的资金进行研发,也利于药品质量的监管。 这些都是企业之间的利益之争,医保局的立场是必须坚持以质量为底线,根据临床需要决定纳入集采的药物品种;涉及药品安全质量问题,充分听取药监部门的意见;涉及专利问题,则听取知识产权局的意见。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多部门协调机制。(注:第三批国家集采一个品种最多可有8家企业中选) 2、《财经》:从“4+7”带量采购试点到第三批集采,一年多以来,医药企业对集采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集采给医药产业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做招标采购政策,需要考虑3个主体的利益:老百姓、医生和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对医药企业来说,集采有4个方面的效果:降成本、助推广、稳需求、促研发。 降成本,通过3个机制实现:第一,挤出销售费用;第二,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以前医院回款周期要半年、一年,甚至两年,“4+7”集采的药品一个月内回款比例达到97%以上;第三,规模效应,摊薄成本。 助推广,药品的销售推广在中国难度较高,一方面医疗机构处于强势地位,很多药企为了入院要做大量市场推广工作,包括许多“灰色”的、甚至不合法的交易。如果药品进入集采,这部分投入可完全省掉,企业进入集采的产品越多,销售费用节省就越明显。从行业水平来看,药企的销售费用大概占营收40%,企业反馈进入集采的品种销售费用降到了10%以内。 稳需求,以前医院分散采购,整个市场高度不稳定,集采后至少集采期1-3年内需求是明确稳定的,企业可以放心做好生产调度的安排。 促研发,大家普遍担心集采挤压了企业利润、影响研发,但其实不会。我们要挤掉的是过度虚肿的销售费用,而不是研发费用,研发费用的增长我们非常支持。 3、《财经》:带量采购如何促进研发?因为药企判断未来仿制药出路不大,必须转型做原研吗? 答:从数据来看,国内在药品研发方面领先的某知名企业2019年研发支出增加到39亿,同比提高46%;据另一家知名企业透露,2019年研发费用37亿,今年会增长至55亿,计划3年内达到100亿,正是集采促使它们转型。不是说仿制药出路不大,而是只靠仿制药一条路不够了。未来仿制药企的发展也必须靠质量管控、工艺改造、成本控制,靠带金销售、稳赚钱已经是过去时。 中国的医药产业过去之所以被“锁死”在低端状态,就是因为长期的不正当竞争,不是创新、质量的竞争,而是回扣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所以很多企业家明白:集采提供一个公平竞争、价值竞争的平台,可以帮助大家从泥潭里走出来。 有专家评价,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一站通|医药云端招商网  

GMT+8, 2024-12-23 15:46 , Processed in 0.1288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