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11家公立医院没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21 08:2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数据显示,民营医院的数量,依然超过公立医院,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公报》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为12297家。这与2016年年底我国公立医院数量为12708家对比,可以发现,2017年共有411家公立医院“消失”了。

  据了解,中国的公立医院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另一类是地方政府的公立医院。那些消失的公立医院,其实大多是通过并购等方式变成了民营医院。

  事实上,近年来公立医院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1、来自取消药品加成的压力

  湖南省湘雅医院院长孙虹此前在一论坛上表示,湘雅医院于2016年1月1日零点起正式启动药品零加成试点,运转一年后,医院亏损2个多亿。

  2017年6月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在“省市校共建10周年”活动上表示,医院年收入15亿元,在取消药品加成后,即便算上加强医院管理所节省的成本,一年的缺口仍大约为8000万元。

  2、来自限制发展的压力

  早在2014年6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该通知提出“四严”:严控公立医院床位审批,严控公立医院建设标准,严控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严禁举债建设和豪华装修,对超出规模标准的要逐步压缩床位。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10%。

  至此,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医院,很难继续依靠扩张规模以增加业务量,来进行更大发展。

  3、来自人员流动的压力

  近年来,在社会办医、医生集团、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冲击下,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

  随着政策的持续放开,以及一些探索者经验的积累和示范效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医院骨干医生开始走向市场。

  以上海为例,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医生、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教授,英华儿童骨科医生集团创始人赵黎教授,壹博医生集团创始人孙成彦教授,泓心医生集团创始人于泓教授等医生均来自大三甲医院,选择了在壮年辞职加入社会办医大潮。

  4、来自民营医院的压力

  都说得医生者得天下。近年来,大量医生离开体制加盟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数量增长超过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患者流量受民营医院影响而下降,这些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此前,据看医界报道,在某论坛上,上海一位知名三甲医院领导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上海有两家民营眼科医院,过去一年,上海公立医院眼科的手术量下滑的非常厉害,甚至达30%-50%,特别是白内障。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民营医院,已经是连续多年来的持续爆发了。

  长久以来,公立医院数量要远多于民营医院。然而在2015年,这种局面被打破,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2015年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4518家。从2015--2017年,两年间共增加了4241家民营医院,平均每年增加2120.5家。

  据业内人士测算,民营医院仍以每天开业大约6家的速度在增长,2018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数量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若这一爆发趋势继续下去,中国医疗市场的格局也将再被改变,医药人也要面临新的销售终端,改变原有的销售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一站通|医药云端招商网  

GMT+8, 2024-12-23 07:48 , Processed in 0.1270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