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眼科连锁医院在港上市
7月7日,朝聚眼科(02219.HK)正式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公开材料显示,朝聚眼科前身为1988年在内蒙古包头成立的朝聚眼科诊所,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朝聚眼科目前已是运营17间眼科医院、23间视光中心及2间诊所的眼科医疗服务集团。据悉,朝聚眼科现有257名注册医师(包括69名并非全职雇员的多点执业医生)。
招股书显示,朝聚眼科的收入主要来自消费眼科服务及基础眼科服务,其中,2020年来自消费眼科服务的收入为3.69亿元,占比为46.5%,来自基础眼科服务收入为4.22亿元,占比为53.2%。
朝聚眼科近年业绩整体已呈上升趋势。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三年期间,朝聚眼科的收益分别为6.33亿元、7.15亿元、7.94亿元,利润则分别约0.29亿元、0.71亿元、1.20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2020年比2018年净利润翻了3倍多。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我国华北地区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中的民营眼科医院增长远超公立眼科医院,而在民营眼科医院中,按2020年收入计,朝聚眼科在内蒙古排名第一、华北地区排名第二、国内排名第五。
天眼查显示,朝聚眼科此前已先后获得数轮融资,投资者包括弘晖资本、景旭创投、兰馨亚洲等,其中在2019年获得方源资本、兰馨亚洲、融汇资本、方源资本融资4亿元。
据悉,朝聚眼科曾通过收购扩展业务,在浙江省取得宁波博视医院、象山仁明医院及宁海医院的控制权。
对于募投资金使用方向,朝聚眼科称此次上市超50%募投资金将投向开店及收购,公司计划在呼和浩特新建两家眼科医院,杭州新建一家眼科医院及一家屈光手术中心等。其中,此次募集资金约35.8%将用于建立新医院以及搬迁、升级及装修现有医院;约44.8%将在出现合适机遇时,用于在人口庞大且对眼科医疗服务需求相对较高的新市场中收购医院。
值得注意的是,朝聚眼科可以说是医生世家办医。据了解,朝聚眼科创始人张朝聚创业前是名具有30年基层经验的医生,其父是朝聚眼科现任董事长张波洲,祖父也曾于1921年创办中医诊所,如今张朝聚多名子女也从医学院校毕业并就职于朝聚眼科。
民营眼科巨头扎堆上市,加速抢占内陆市场份额
据悉,中国的眼部疾病患病人数超过10亿人,但眼科疾病的诊断率非常低,眼科医疗需求已成了巨大的缺口。另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眼科急诊诊疗人数约1.28亿人,其中民营眼科医院诊疗人数占比仅为26.2%,眼科医疗正处于稀缺黄金赛道。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我国民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01.6亿元人民币。眼科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引发了民营眼科医院迎上市潮,眼科企业正在加速拥抱资本市场。
除了最早在2009年在创业板上市的爱尔眼科,新视界眼科也已借壳在A股上市,何氏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医院三家公司也同时递交上市申请,加速布局眼科市场。
对比几家公司招股书,《看医界》发现,爱尔眼科从2009年10月底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十年,全国大踏步并购的爱尔眼科的市值已经上升至如今的3600多亿。
除了爱尔眼科,其余几家眼科收入也呈增长趋势,招股书显示,2020年何氏眼科营业收入为8.38亿元,净利润1亿元;普瑞眼科2020年营业收入为13.62亿元,净利润为1.09亿元;华夏眼科在2020年前九月营业收入为18.09亿元。而刚刚递交上市申请的朝聚眼科,根据招股书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收益已达7.9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家冲击上市的民营眼科巨头不仅在加速收购自己孵化的医院,也在加速并购区域眼科医院,其中包括连锁眼科机构,以加速区域的市场布局,发展具有浓郁区域色彩。
北京茗视光眼科医院执行院长于泓表示,连锁扩张既是眼科IPO的必经之路,也是上市后发展的主要方向。“IPO之前连锁追求的是规模,上市之后连锁追求的是市场占有率,连锁过程中成功的关键要素是能否吸引招纳到专业的医生团队。一家眼科医院一年完成的总手术量在当地市场的份额和平均每位医生创造的营收价值是眼科含金量的两个评价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