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家医保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宣告“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正式成立。
国家医保局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先后研究制定并颁布医保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18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从根本上缓解过去医保业务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等管理服务痛点,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便民惠民服务等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在会上表示:“只有广大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医药企业都在使用的规则才能称之为标准,如果大家都不用,只能叫科研成果。”他希望更多单位使用医保标准化应用,这是今后推进工作的重点。
2021年,国家医保局出台《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意见》明确:2022年底前,加快推动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随后、辽宁、浙江、四川、山东滨州等地纷纷探索医保信息标准化。
以四川医保局为例,目前正在组建全省编码核准维护标杆,上下联动、专人维护,累计解决各类问题1000余次,引导医药企业“两定”机构理解标准化,使用标准化。而浙江省医保局在2023年实现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达98%,结算率达46.9%,在国家医保标准化信息化考核中位居全国第一。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坚持科学权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规范管理和提升服务为出发点,参照国际和行业已有标准,科学制定标准,构建医疗保障标准化新体系。
目前,医保标准化工作已经拥有一定基础,但全国尚未形成统一体系。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的成立,无疑能够加速推进医保标准化工作的进程,也必将辅助推进整个中国医药产业的标准化。
今年年初,国家医保局发起“四同药品价格”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月,国家医保局又针对注射剂挂网开始了“三同药品价格”整治行动,意在清理各地之间的药品价差乱象,保障医保基金的稳定运行。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部署,此番改革将要统一规划、统一分类、统一发布、统一管理,统筹制定各项医疗保障标准,深入推动标准贯彻实施,加快建设完善、提档升级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标准化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