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纷纷发布第二批地方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公告的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文件对于新一轮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规则做出了初步规定。
文件指出,对于目录外西药和中成药,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年版)》的药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一律由企业按程序申报,经审核通过后纳入评审范围。
依据上述规定,今年6月30日之前获批的新药都有机会进入医保目录。
据新京报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获批的国产新药有基石药业的普拉提尼和阿伐替尼、百济神州的帕米帕利、艾力斯的伏美替尼、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华昊中天药业的优替德隆、再鼎医药的瑞派替尼。
从我国医保目录药品总量上来看,虽然一直有所调整,但近年来一直在增长,2000年一共有1535个品种,到2020年医保谈判后一共有2800个品种,增长82.4%,大约每年增补63个品种。
此次是第六轮国家医保谈判,从前五轮的数据来看,2020年有119种药品谈判成功,谈判成功率73.46%,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0.6%,且参与谈判的品种数量在持续增长。按照当前的范围,据医药魔方估计,参加申报的产品应该在300个左右,入围谈判的产品也就应该是100多个。
据了解,2021年国家药品目录调整分为准备(6-7月)、申报(7-8月)、专家评审(8-9月)、谈判(9-10月)、公布结果(10-11月)5个阶段。按照时间安排来看,目前正处于准备、报审阶段。
03
企业急需转型
江苏省医药有限公司零售部采购经理贾小庆曾对赛柏蓝表示:最初,允许地方增补主要是满足地方用药习惯,因为有些药物无法指定全国的统一使用模板。
不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统计显示,增补品种存在很大的利益问题。药品在不同地区间实际报销的药品数量差别大,各省自行增补的药品较为分散,一些“神药”或性价比不高的“地产”药品也趁机“溜进”了省级目录。
此前有专业人士表示,这是由于以往地方医保出于保护当地企业,让其享有了优先进入权限。而2019国家目录直接取消地方权力,从国家层面统一进行医保调整实际上对于所有药企来说是更加公平的。
但是产品被剔除医保,对于药企营收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如果说大型药企还有辗转腾挪的空间的话,小型药企就只能望洋兴叹。在这种处于变革期的行业背景下,及时认清现状,明确未来发展局势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文件规定来看,医保的调进调出,以两个原则为核心,一是保基本,二是鼓励创新。从保基本的角度来看,这对企业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通过医保的动态调整,一些质量低下的药物排除出医保,腾出资金来满足大多数人基本的医疗保障需求,同时还有空余加速创新药进医保的进程,有助于我国创新药事业的发展。
认清这一基本事实后,对于不想在改革中沦为淘汰者的药企,积极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