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云端招商网
标题: 2019重大预测:药店并购退潮!中小药店大批倒闭 [打印本页]
作者: souyaoyjj 时间: 2018-12-13 13:38
标题: 2019重大预测:药店并购退潮!中小药店大批倒闭
零售药店行业的并购,经历了2017年的高潮、2018年的部分延续和冷静,将在2019年回落,药店并购潮正式退潮!
随着退潮的到来,大批错失抛售机会的中小连锁将倒在潮退的沙滩上。
这并非危言耸听。来看看云南鸿翔一心堂在《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所披露的一段话:“外延并购方面,2017年末行业内市场情况变化较大,并购标的成本显著增加,公司门店收购业务受到一定影响,本报告期新建门店方式基本为自建。”
鉴于这一表述所发表的“正式性”,可以断定,并购成本的显著增加,给包括一心堂在内的药店行业四大上市公司以及业外资本带来极大的阻碍。
再反观2018年四大上市公司的并购表现:4家公司总共发起12起并购,并且均发生在前三季度,2018年第四季度无一例并购。由此可进一步判断:药店并购潮在2018年开始趋于理性,并已从2018年末出现退潮迹象。
但必须指出,产生药店并购退潮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并购成本的显著增加。将“并购成本显著增加”理解为“诱因”更为恰当,其深层次原因包括医药政策、市场、业外竞争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
原因一:收购成本显著增加
应该说,并购PE的“水涨船高”是业内四大上市公司以及业外资本(高瓴、全亿、大摩、华泰等)频繁且大手笔的资本并购共同推动的结果。在2017年,几大资本主体因竞相并购,成功地将并购PE推到了近30倍的高位。
那么,在即将走完的2018年,并购PE呈现何种走势呢?出于对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这里不一一列举,读者可自行验算,笔者只举一例:某并购的PE已达到34,再创历史新高。
34倍的PE,对标的方而言意味着提前套现了34年的净利润;对资本方来讲,意味着未来34年的净利润都进不了自己的口袋(盈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试问,这已到了何种“疯狂”的程度?难怪一心堂会在《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这样正式的文件中出现那段令人唏嘘不已的表述。
“并购成本的显著增加”显然已成为并购主体难以承受之重。
2原因二:管控能力跟不上规模“爆炸”
集团管控能力与连锁规模扩张是一对永远的矛盾,并购带来的规模快速攀升一旦超出集团管控的能力之外,就势必给集团带来失控的危险。这是中国医药零售业经历数年并购热潮后回归理性的深层原因之一。
集团管控是指大型企业的总部或者管理高层,对下属企业或部门实施的管理控制及资源的协调分配。在此定义下,规模越大,“管理控制”和“资源协调分配”的难度就越大。
中国医药零售行业自2000年开启连锁元年至今,连锁化发展可谓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2017年年底,一心堂首次超过5000店,一举跨入全球连锁巨头的行列。但也要看到,此后每一个门店的增加都是在刷新一次纪录,中国医药零售业前面的道路没有教科书,也没有经验可循。
由此,当企业并购到数千店的规模以后,放缓脚步,侧重提高自身的管控能力,以防企业在并购的快车道上失控、滑出,就成为一个必然。
3原因三:传统竞争模式发生改变
药店行业在十数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处于“药店与药店的竞争”的市场模型中,但是这一竞争模型在2018年突然改变了风向——药店需要面对诸多来自外行业的竞争。比如:便利店售药、诊所药店化、屈臣氏试水卖药模式、COSTCO进驻上海等,都是最近发生的事儿。
以外行业为主角发起的市场竞争倒逼连锁药店由以前的“单纯向规模要利润”的外延式增长模式转为“向管理要效益”的内生式增长模式。
10月22日,北京市商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申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可由企业总部统一配备质量管理人员”。12月1日,北京京客隆作为首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便利店,开始售药。
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器械等医疗相关的经营活动”。这意味着21万家诊所、1.9万家民营医院都可以卖药了。
面对数量庞大的便利店、诊所和民营医院的“群狼环伺”,连锁药店如果还在心心念念着规模致胜,则无异于自取灭亡。
除此之外,COSTCO(好市多)即将入驻上海、屈臣氏试水卖药模式并随时可向全国推广,沃尔格林也因参股国大药房40%股权随时可能进入中国,这一系列来自外行业的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同样倒逼连锁药店已不可能把目光只放在规模上,外延式增长向管理内功、经营内功、专业内功等内生式增长转变,已成定局。
4原因四:政策倒逼行业向“专业”要利润
在医保控费、药店分类分级管理以及处方外流等政策背景下,药店“向产品要利润”的模式也将转向“向专业要利润”的模式。
虽然处方外流的政策趋势并未明朗,但是,药店必须首先具备承接处方外流的药事服务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先决前提。而现实是,药品零售行业自发的力量“不足以革自己的命”,那么,国家就给药店行业加一鞭子——出台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因而,除了前面所说的“市场倒逼”因素,政策也倒逼药品零售业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向“专业”而不是盲目的扩张。
5预测:大批倒店倒闭
药店并购短时期回潮乏力基于两大要素:
1.应对政策后效应以及外行业竞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药品零售业短时期内将无暇频繁并购。“向专业要利润”、“向管理要利润”将会是我国药品零售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
2.医保控费时代的来临,或者说医保最强监管时代的来临,斩断了“靠收购快速带来利润”的资本并购幻想。
要知道,在并购潮涨时期,被收购方的医保资质实为资本极为看重的利润源头,而今,医保资质随着“医保药店的非药品下架已成全国大势”背景下,其商业价值黯然失色。试想,当医保资质“人老珠黄”,“唯利是图”的资本对待并购还会像以前那样激情满满吗?
预言2019年药店并购潮退的同时,也可以判断:2019年,将有大批药店倒在并购潮退的沙滩上。一部分是因为在2017和2018年,大量因徘徊在卖与不卖之间而错失“药店并购潮”黄金脱手机会的中小药店,将因无人接手而自生自灭;另一部分是缘于来自外行业强大的竞争对手以及政策的高压,进一步被压缩生存空间而导致。
欢迎光临 医药云端招商网 (http://bjsouyao.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